作为“亚洲常春藤”,香港大学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跃居全球第11位,再次成为内地学子的“梦校”焦点。距离2026年申请截止仅剩3个月,新高三学生和家长如何高效规划?本文将从招生核心要求、申请全流程、关键时间节点到备考策略,为你拆解港大申请的每一步,助你精准发力。
一、港大招生核心信息:范围、专业与选拔标准
1.招生范围与名额
港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包括港澳台除外的所有内地省份),不设省市名额上限,完全“择优录取”。无论是传统高考省份还是新高考省份,均在招生范围内,具体以当年教育部通知为准。
2.专业选择:无文理科/选科限制
港大所有本科专业(含牙医学士)均对内地生开放,涵盖建筑、经管、法律、医学、人工智能等超50个方向,2026年新增的“人工智能及数据科学”“计算与数据科学”等热门专业也在其中。
报考时无文理科或选科限制,新高考省份学生可自由选择任意专业,每位考生最多填报3个专业志愿。
除普通专业外,还可申请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合办的联合双学位课程,毕业可获两校学位。
3.选拔标准:不止看高考,更重综合能力
港大采用“多元选拔”机制,核心参考因素包括:
高考总成绩及英语单科成绩(英语成绩通常需120分以上,部分专业要求更高);
面试表现(小组讨论+个人问答,全英文进行);
学术潜力(如竞赛获奖、科研经历)与非学术素质(如领导力、社会实践)。
二、申请全流程:从报名到录取的关键步骤
1.申请途径:独立于内地统招,双轨并行
港大申请不影响内地高考志愿填报,学生可同时参与两者。申请需通过港大内地招生官网完成,流程如下:
填写网上申请表并缴纳450港元申请费(支持银联、VISA等信用卡,不可退还);
高考出分后,登录系统上传成绩;
等待面试通知及最终录取结果。
注意:2026年申请截止日期预计为2026年6月28日,需在此前完成报名。
2.多元卓越入学计划:提前锁定优惠的“绿色通道”
这是港大针对优秀学生的提前选拔计划,通过者可获加分优惠或高考前有条件录取,步骤如下:
申请前提:已完成“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报名,获得申请编号;
申请材料:填写《个人信息申报表》(学校盖章),上传竞赛证书、推荐信等;
选拔流程:初审通过后参加线上面试(1-5月),形式为小组讨论+专业问答;
适用人群:平时成绩优异、有竞赛获奖、课外活动突出(如志愿者、社团领袖)或文体特长者。
三、新高三家庭9-7月时间轴:分阶段备战表
四、家长与学生必做的5项准备工作
1.学生:提升硬实力+软实力
高考冲刺:确保总成绩顶尖,英语单科重点突破(建议130分以上更具竞争力);
背景提升:梳理高中阶段竞赛(如奥赛、英语演讲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经历,突出个人特色;
面试特训:每日阅读BBC、经济学人等英文媒体,积累时事观点;与同学组队模拟小组讨论,训练逻辑表达。
2.家长:做好信息统筹与后勤支持
材料核查:协助整理成绩单、证书等材料,确保中英文版本一致且盖章有效;
时间管理:标记关键节点(如网申截止、成绩上传时间),避免错过截止日期;
政策了解:明确港大录取与内地志愿的关系,提前与孩子沟通“留位费”(确认录取后需缴纳,不可退还)的取舍问题。
3.奖学金申请:无需单独报名,自动纳入评估
港大提供丰厚奖学金,包括覆盖全额学费+生活费的“明德学子”奖学金(仅前1%录取生可获),以及“Delta+科技菁英计划”等专项奖励。所有录取学生自动进入评选范围,无需额外申请。
五、避坑指南:这些“雷区”一定要避开
材料真实性:提交的成绩单、证书需真实有效,港大有权核查,造假将直接取消资格;
时间冲突:港大录取通知早于内地高校,确认前需与孩子充分沟通,避免冲动决策;
转专业机会:入学后可申请转专业,但需GPA达标(通常3.0/4.0以上),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建议谨慎填报第一志愿;
费用规划:本科年均学费约18万港元,生活费约10万港元,需提前做好经济准备,奖学金可缓解压力但名额有限。
结尾:冲刺港大,现在正是关键期
距离2026年港大申请仅剩3个月,新高三学生需在冲刺高考的同时,同步推进材料准备与面试训练;家长则需做好信息支持与规划协调。港大的多元选拔机制,为“全面发展+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广阔舞台,只要目标明确、准备充分,“亚洲顶尖学府”的入场券并非遥不可及。低年级学生也可提前关注,早做规划,为未来申请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