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奔涌不息的当下,留学,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逐梦冒险,而成了无数青年拓宽视野、雕琢未来的热门路径。当时间的指针悄然拨向 2025 年,一场悄然而息却又影响深远的留学院校政策大变局正徐徐拉开帷幕。从北美大陆到英伦三岛,从澳洲旷野到亚洲新兴留学热土,各国、各地区政策的每一丝律动,都如同在留学版图上抛下巨石,激荡起无数关乎学业、职业与人生走向的涟漪。站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每一位怀揣留学梦想的学子都不禁要问:2025,我的留学路将通向何方?
美国
标化成绩要求恢复:从 2025 年申请季开始,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高校恢复或强化标化成绩要求。斯坦福大学从 2025 年秋季提交入学申请的 2030 年毕业的一届学生开始,要求提交 SAT 或 ACT 考试成绩。宾夕法尼亚大学从 2025 - 2026 年本科招生周期开始,恢复对申请者的标化考试要求。
院系和专业更新: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Ross 商学院和药学院从 2025 年秋季起开放新生直申通道等。
签证政策优化:可能会进一步简化签证流程,如推广网上签证申请、在线体检和缴费等。此外,STEM 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许可(OPT)期限延长至 36 个月,非 STEM 专业保持 12 个月不变。
英国
保证金及学费上调:从 2025 年 1 月 2 日起,英国伦敦地区每月保证金从 1334 英镑上调至 1483 英镑,非伦敦地区从 1023 英镑上调至 1136 英镑。部分院校学费预计继续以 3%-5% 的幅度上升。
院校申请要求变化:格拉斯哥大学扩容了认可院校名单,利兹大学商学院 GPA 要求降低。同时,牛津大学部分专业的笔试和选课要求进行了调整,帝国理工学院的笔试向牛剑看齐,伦敦大学学院取消了部分专业并新增了一些适合人文社科和商科同学申请的专业。
签证政策调整:英国政府加强对学生签证申请人的背景审查,包括学术成绩、资金来源等方面。同时提高工作签证的薪资门槛,对毕业生签证政策进行了调整。
澳大利亚
招生人数设上限: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澳大利亚政府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每年新招收的海外学生总数设定上限,高等教育为 27 万名,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为 9.45 万名,留学竞争加剧。
签证及语言要求升级:澳洲学生签证启用 GS 审核新标取代 GTE,签证申请费用由 710 澳币提高到 1600 澳币,部分高校如墨尔本大学商学院等热门学院提高了硕士课程的雅思要求。不过,澳大利亚多所院校接受雅思单项重考。
新加坡
留学政策放宽: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宣布扩招计划,并在部分专业录取条件上适度放宽,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陪读签证变化:陪读签证监护人增设父系亲属,PR 政策的审核时间和居住年限有所调整。
加拿大
签证数量削减:加拿大政府计划在 2025 年将国际留学生学习许可的签发数量削减 10%,即从 2024 年的 48.5 万份目标减至 43.7 万个。
工作许可政策收紧:只有学制至少为 16 个月的国际留学硕士生的配偶才有资格申请工作许可;只有从事管理或专业岗位,或劳动力短缺行业的外籍工人的配偶才有资格申请工作许可。
中国香港
政策调整:通过扩展高才通大学名单、延长高收入人才签证期限等政策,增强了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港八大的 QS 排名全部上升。
录取要求调整:香港高校对学生的学术成绩要求持续保持较高标准,部分专业可能会提高对英语语言成绩的要求,一些专业还可能增加面试环节或对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申请材料的审核力度。
学费上涨:部分高校学费涨幅超过 20%。
面对这些变化,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兴趣、职业规划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留学目的地和院校。比如,成绩优秀且理工科背景强的学生,美国的 STEM 专业是不错的选择;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又想体验优质教育的学生,可以考虑新加坡或一些欧洲国家;而对于想在亚洲地区留学,且看重院校排名和就业机会的学生,中国香港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地方。同时,无论选择哪个国家或地区,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关注政策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以确保能够顺利踏上理想的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