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吉尔大学多项学科上榜全球Top50,太强了!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关于美国留学签证的事儿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24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留学澳洲如何选择专业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5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加拿大留学申请定位解读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0 10:00
查看详情

留学项目澳洲重开国门在即,立思辰留学钜惠来袭!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1-22 10:00
查看详情

  1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麦吉尔大学在全部11个评估学科中均位居全球前90,其中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

  麦吉尔大学在11个学科中均表现优异,其中心理学表现最为突出,从2024年的第28跃升至第21,与西北大学并列。医学与健康位列第29。其他进入全球前50的学科包括法学(第33)、教育研究(第38)、生命科学(第40)和社会科学(第41)。

  在加拿大范围内,麦吉尔大学在11个学科中均位列前五,其中艺术与人文和法学均排名第二。在教育研究、工程学、生命科学、医学与健康、物理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七个领域中,麦吉尔大学均位列加拿大第三。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学科排名基于五大绩效指标: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视野和产业合作。

  根据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数据,加拿大与中国顶尖大学在排名上呈现以下对比特征及优势:

  排名核心数据对比

  顶尖大学数量:

  加拿大:全球前100名中占4所(多伦多大学第15、UBC第27、麦吉尔大学第36、麦克马斯特大学第85),前200名中占8所。

  中国:前100名中占2所(清华第12、北大第14),前200名中占7所。

  整体平均排名:

  加拿大Top5大学平均排名全球第54位,中国Top5大学平均排名全球第98位(含港澳台则第72位)。

  学科均衡性:

  加拿大Top10大学在医学、工程、社科等领域的学科排名均进入全球前50;

  中国大学在工程与技术领域表现突出(清华工程全球第5),但医学、生命科学等学科排名多在50名开外。

  加拿大大学的排名优势

  “小而精”的高教资源集中度:

  加拿大人口仅4000万,但拥有全球前200大学数量(8所)与人口比例(每500万人1所),远超中国(每2亿人1所)。

  政府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达6.2%(中国为4.1%),且资金更集中支持头部大学。

  国际化程度碾压性领先:

  国际学生比例:加拿大Top3大学平均达28%(多伦多大学国际生占30%),中国Top3大学仅10%(北大为15%)。

  国际合作论文比例:加拿大大学平均58%,中国大学为37%(THE指标显示国际化得分加方普遍超90分,中方多在70分以下)。

  学术自由与科研稳定性:

  加拿大大学长期受稳定的政府资助(如多伦多大学年均获联邦研究经费超10亿加元),而中国高校受政策调整影响更大(如近年“双一流”资金波动)。

  在学术声誉调查中,加拿大教授的国际认可度得分比中国同行高约20%(THE学术声誉指标)。

  中国大学的追赶态势

  顶尖大学进步显著:清华、北大10年内排名提升超50位(清华从2015年全球第50升至第12)。

  科研产出量领先:中国大学年均发表SCI论文数超加拿大3倍,但篇均引用率仅为加拿大的65%。

  本土化特征明显:中国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如芯片、航天)领域表现突出,但国际化指标仍是短板。

  加拿大优势源于体系化积累

  加拿大大学凭借高人均资源投入+高度国际化+学术自由环境,在头部高校的全球竞争力上领先中国。尽管中国顶尖大学(清北)已逼近世界前十,但加拿大通过4所前100高校+8所前200高校的“集团优势”,形成更均衡的高教生态。未来5年,中国或将在顶尖学科(如工程)实现突破,但加拿大在综合排名上的整体优势仍将持续。

  如果学生追求的是个性化培养+全球化职业发展,加拿大大学的三重优势目前仍难以被中国高校超越。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