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在日本考大学,大多数小伙伴都会想到先参加留学生考试,再参加学校校内考这种最普遍的方式,但你听说过日本也有类似于国内的保送制度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的【指定校推荐制度】。
什么是推荐入试?
随着日本“少子化”带来的学生人数减少,很多私立大学也相应缺乏足够的学生资源。为确保学生人数,部分私立大学会设置一部分推荐入学的名额,以达到吸引学生报考的目的。
通常有推荐入学制度的大学,都会指定一些高中作为生源学校。学校再根据学生的成绩,课外活动等综合评价学生是否符合推荐要求。获得推荐的学生由高中出具成绩证明和调查书后,经审查合格便可参加推荐大学的入学面试。
一般来说,推荐入试有以下三个好处:
一般不需要笔试,只需要面试。
合格率比一般入试高(但并非100%)
合格发表更早(一般在12月左右)
语言学校/塾也可以推荐吗?
近几年来,随着外国人留学生的增加,一部分的私立大学也开始向日语学校开放推荐名额,以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提升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推荐≠保送
日本的推荐入试类似于国内的大学保送,但是并不等同于保送。很多小伙伴误以为被推荐就一定会考上,其实不然。理论上,被推荐的学生没有特殊情况都可以顺利入学,但是推荐入试的合格率也并不是百分之百。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两个失败案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少走弯路,顺利合格心仪的院校。
01 材料不备
日本对书类审查非常严格,特别是推荐入试,如果没有按照出愿要求准备材料和填写申请书,会直接导致因书类不合格而被拒绝:如填写到规定线外,使用涂改液,以及材料不全(中文的证明文件未添付日文翻译)等。因为书类不备而被拒真的非常可惜,所以即便是推荐入试,大家也要仔细对照募集要项,认真准备材料哦。
02 轻视面试
每年都有学生抱着“被推荐等于被保送”的心理,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入学,因此没有好好准备面试。结果在面试中,不仅没能向面试官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及入学意愿,在面对教授提问时也是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给教授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以至于最终没能成功入学。
造成类似于以上被拒绝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学生意识上的松懈,以为被推荐就一定会通过;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对日本推荐入试的制度还没有足够了解,把它等同于国内的保送入学。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这里为大家总结了日本推荐入试的几个重要特征。
面试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入试更看重笔试成绩,而推荐入试的合格与否,则主要取决于学生在面试中的表现。为了确保学生入学后能听懂老师的授课,面试官会在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的日语听力以及会话交流的能力。所以,想通过推荐入试顺利合格的同学们一定要花时间好好准备面试。
必须是专愿
推荐入试是大学与日语学校/塾基于信任关系而进行的推荐。所以,以推荐身份报名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报考其他学校;一旦推荐合格,必须入学推荐的学校。一旦违反规定,不但会被取消推荐资格,而且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对于出勤率和语言成绩有一定要求
推荐入试对于学生的出勤率有着严格的要求,作为出愿的必要条件,大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语言学校/塾的出勤率要达到90%以上。语言成绩方面,每所学校的要求不同,但大部分都会对EJU或者JLPT,TOEFL或者TOEIC的成绩有明确的分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