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轮申请季马上就要开始了
关注我的家长和同学们会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我分享和学生的日常
01
与学生一起整理文书素材,在经过几轮头脑风暴和修改后,我把整理出来的素材码出来给学生看,学生直呼:好厉害!
在辅导学生的路上,要保持用心专注细致~
02
今年武汉雅思考点一直没有开放,无奈我们湖北的烤鸭们只好奔赴宁波、成都、重庆、兰州,8月16号我的朵儿同学第一个奔赴宁波参加雅思考试,朵儿同学是早上十点半的口语,来自金老师如同老母亲一般的考前提醒!
考后我朵儿也有发现自己听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有总结,有努力的方向,真棒!
03
在每个学生确认找我办理签约之后,我都会第一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整理指导邮件给到学生,并给到反馈的DDL(提前培养学生的对于时间的紧迫感和查收邮件的习惯,毕竟在国外学习的时候,会面临各种DDL,提前适应一下很重要)!
04
七月的最后一天,是我忙的停不下来的一天,跟学生沟通选校,探讨专业,录取率以及学生的匹配度,很多时候可能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背后是默默付出了很多的时间跟精力。毕竟家长学生找到了我,就得负责到底。
学生是211背景,均分很高,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从前期妈妈找到我,到7月底签订合同,我们都没有见过面,但是配合度非常的高,目前已经定校开始进行文书写作。
很多人会问:“留学生未来的价值会不会暴跌?”下面的观点我觉得说的很对:
1、我国的高考也好,考研也罢,在维护了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生产了不可忽视的制度成本。拿考研举例,一场考试决定一切、每年能只报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等特点给读研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困难。而动辄两三年的时间成本,也使不少对科研并无兴趣的学生感到难以承受。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多掏二三十万来避开这些成本,同时多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2、由于申请制和考制试侧重点不同,就肯定会出现有人更合适申请,有人更适合考试的情况。有很多学生考不上985(或同档次学校),但是能申请到前50;也有不少学生申请不到前50,但能考上985。对于前者来说,如果经济允许,自然是留学更有利。
出国与否究终只是个人选择,不存在谁谁比更有优越感。尽管凭借学翻历身的时代已早远去,但是趁着年轻时,还是应该去更的大世界去闯闯,多番尝试,探索教育的正真价值,然后静待时变。毕竟有希望,才是人生最美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