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人数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关于美国留学签证的事儿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24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留学澳洲如何选择专业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5 1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加拿大留学申请定位解读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2-10 10:00
查看详情

留学项目澳洲重开国门在即,立思辰留学钜惠来袭!

  • 上海 立思辰留学
  • 2021-11-22 10:00
查看详情

  立思辰留学360,你能想象吗?在美国,每3名国际学生中就有1名中国学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过去三年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上涨了75%,达到27.5万人。而去年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总数为:886,052人。中国学生作为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占到总数的31%。

  为了应对中国学生的大幅增加,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甚至专门聘请了中文教师,用于教授员工准确读出中国学生的名字。

  赴美人数高居不下

  回望美国的教育史上,近七八十年里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留学生数量上占有如此绝对的优势。美国的舆论甚至在担心,万一有天中国学生锐减,美国的教育业产生可能会遭受重创。

  但目前来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近期应该不会有大的滑落。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只要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平稳,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负担孩子出国留学读书。

  其次,美国学校和英、加、澳相比,学校总体质量高、数量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而且美国社会发达、包容性强,对中国学生的更具吸引力。

  第三,美国学校乐于招收中国学生。美国的许多大学是靠州财政支持的公立大学,由于近年来美国州财政紧张,高校能分到的钱也越来越少,所以不得不靠提高学费和扩招州外学生(包括国际学生)来维持财政。以自费出国为主的中国学生自然是他们紧盯的猎物。

  所以,与其做这些无谓的担心,还不如来关注一下眼前的猎物是否已经有了变化。而事实上,中国赴美留学的人员构成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低龄化趋势明显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中国赴美留学生日趋低龄化。10年前,到美国读书的留学生中,有80%读的是研究生。而去年,中国学生在美国读本科和读研究生的比例已经接近1:1,人数双双达到11万人。中国学生到美国入读本科的人数在近些年暴涨,而赴美读研的人数则在2014年秋天首次出现下跌(但中国依然是在美读研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留学生的低龄化趋势还将继续,其中一个原因是,有越来越多不适应中国应试教育的学生正在寻求到海外读书,而且他们的年龄越来越小。IIE的数据表明,有大约23500名中国学生正在美国高中上学,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也将继续入读美国大学。

  如果中国赴美读高中的人数持续增长,那么美国大学可就高兴了。一方面他们的招生流程可以大大简化,招收国际学生和招收本地学生已经没什么区别。足不出户,学生到手。另一方面美国大学再也不用担心中国学生因为文化差异而不适应美国大学生活了,因为适应的过程已经在美高完成了。

  OPT人群渐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签证的持有者并没有在上学。他们正处在OPT期(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允许学生毕业后在美国暂时逗留和工作)。

  据了解,已经有1/10的国际学生加入了OPT,申请人数连续4年上涨,去年上涨幅度达12%。国际学生整体人数的上涨是导致OPT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利用OPT在美国增加实习经验,为以后回国找工作增加筹码。尤其是对那些不好就业的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OPT非常的重要。

  OPT不仅受到留学生的欢迎,也为美国的雇主提供了方便。现有的OPT时间为12个月,如果学生学习的专业是需求比较大的科技类专业(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or Mathematics),还可以再享受17个月的OPT延期。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联系我们